新赛季中国球员的最大合同非朱婷留洋莫属,她的身价高达100万美元。
除了朱婷外,山东女排宋美丽年初登陆土甲打球,浙江女排杨舟、李静赴印尼打球,对于正值当打之年的中国球员来说,能够奔赴海外打球可谓一个突破。但更多拥有留洋意愿的球员并不享有此种自由,朱婷依然属于“特例”。
一位资深排球经纪人表示,中国女排队员在海外十分吃香,但国内球员能够流动的状况依然微乎其微。
中国女排球员海外吃香
转会市场依然封闭
从事排球国内外引援工作多年,该经纪人有过多次成功经验。面对外国俱乐部对中国市场的引援需求,中国男女排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状况。
该经纪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国女排队员的出色实力,每个赛季他都会得到包括意甲、土甲甚至波兰联赛在内的引援需求。“中国女排是世界前三的队伍,队员是顶级水平,很受国外俱乐部认可。”在他看来,中国女排球员在国外市场很容易拿到一份“好看”的合同。“今年,就有很多俱乐部向我要人,有很多好的工作机会,我也联络了国内俱乐部,但教练并不放人。”
根据该球员经纪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国球员出国打球依然处于“困难”的时期。“目前送球员出去打球还是特别难,年轻的球员国内俱乐部不放,年纪大的运动员有伤病国外的俱乐部不想要,”因此,尽管手中有许多工作机会但他通常找不到合适的球员资源。“别人认可中国球员,但我们出不去,朱婷是在郎导的安排下签约,但一般好一点的运动员是没机会出去的,国内的俱乐部并不放人。”
与女排球员炙手可热的情况相比,男排球员留洋情况则稍显尴尬,“男排队员出去会比较困难,因为工资不会特别高,所以有时候会很费力,也会有吃力不讨好的状况。”
球员转会依然艰难
改革能否突破口号?
中国排球联赛引外援政策开放多年,但国内球员“走出去”似乎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多年的职业化口号,并未让球员转会制度有一丝改观,为何改革永远只是说说而已?
上赛季为推动转会,中国排协出台新规,每个俱乐部运动员报名人数为20名。其中,必须拿出12人进入转会市场,只允许保留8人。如报名人数不足20人,同样只允许保留8名运动员,剩下的拿出来交流。
事实上,被拿出来挂牌都是球队“用不上”的球员,转会新规可谓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地方保护、全运会政策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因为缺少足够后备人才,好球员一定要“藏起来”,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各支球队可谓谈转会色变。
4月,中国排协在联赛总结会上公布了联赛改革思路,其中关于竞赛体系的改革提议颇为引人注目,排管中心希望通过竞赛体系的改革解决人员流动难的问题,目前改革依然处于征求意见中,拟在下一个全运周期实行。
改革方案已经推出,但究竟能够实现多少,是否能够有其他像朱婷一样的球员在当打之年实现转会梦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转会,显然都是一个未知数。
除了竞赛体系改革
自由转会还需要什么?
除了良好的竞赛体系,联赛还需要成熟的转会市场。何谓成熟市场,球员可在转会市场任意流通。
但在国内,即便是稀有转会个案,也并非在成熟的转会体系下进行。“往往是俱乐部之间进行,双方直接买卖球员,俱乐部代替球员进行交易,”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从球员经纪的角度来看,需要经纪人的角色。因为俱乐部之间的交易往往代表的仅是俱乐部的利益,“目前国内球员并没有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一位业内的球员经纪人告诉记者,即便是国内转会制度出现松动,也存在俱乐部不愿意经纪人接触球员的状况。“国内球员都是地方队经过漫长的培养期从青年队培养出来的,花费很多,因此俱乐部不会轻易卖掉,目前我们的输送体系就是这样,因此并不允许球员经纪人做什么。”在该经纪人看来,“参考足球的转会,我们的系统里没有给经纪人权力,可以代表球员谈判签约,球员依然归属俱乐部,因此即使改革也同样会有漫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