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哥”肖剑青
【因为爱好与魔术结缘】
肖剑青出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农村家庭,他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小时候跟随父母开到河南,现居住郑州。他小时候天生爱玩,爱交朋友,性格非常乐观,是个帅气十足的阳光男孩。年少的时候受到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疯狂的迷恋上了魔术。经常将自己的玩具,衣服等拿来做道具,玩些同伴看不懂的东西。肖剑青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师,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工人。由于家教严,一直受到父亲的影响,他想做一名教师,教学生变魔术,励志要把魔术文化传承下去。
由于家庭原因,他的魔术梦破灭了。父母都反对他学魔术,认为他那种做法是不务正业。于是,肖剑青不得不偷偷的学习魔术,历经多年,他一直没有什么成就。直到2010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拜师学习魔术,走魔术道路。
魔术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肖剑青是个很踏实的人,又虚心求教,在以后的表演中都直接让他看到了魔术的“门子”。当他和魔术接触越来越密切后,他发现其实魔术也是一门很美的艺术,在魔术绚丽的背后还蕴含了许多智慧。
和外国友人变魔术
【多年苦练 终有成就】
从小学到大学,玩魔术一直都是自己的爱好,也是一个梦想,无论是繁重的学业还是外界的干扰都没有降低他对魔术的热爱。肖剑青认为,魔术最重要的就是眼疾手快。他苦学魔术时,每天都要查阅大量关于魔术技巧的书籍。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变魔术需要许多的设备,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其中,虽然他通过观察和读书知道了一些原理,但是要自己独立地进行魔术表演,肯定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会去很多的魔术表演俱乐部,同伙伴们一块练习魔术。
肖剑青告诉记者,他认为魔术师需要不断地练习手法,做到熟能生巧。他经常会为一个动作练习上百次,上千次。练习魔术是枯燥和乏味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寂寞和孤独的,为了保持魔术的神秘感,他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一切。但是对于肖剑青来说,再困难的事情只要通过他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战胜。他这个人不贪心,他觉得人就要懂得感恩,他能站在舞台上表演,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支持他。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家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他肯定是走不到现在的。
拜师后,他得到了专业的训练,在魔术舞台迅速成长,并小有名气。多次的表演,从中收获了很多:老师的专业点评,圈内艺人的交流,观众的掌声。这一切都让他觉得他一直以来为魔术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说,“魔术对我最大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思考、思想的转变上,其他还有对我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我最近在研究相声和话剧,想在魔术中加入这些元素。其实,魔术没有秘密,关键在于引导。心理学对于魔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很多时候,我只知道如何去运用那些心理手法,但是却不知道其中隐含着巨大的奥秘。其实魔术已经变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他将是我的终身爱好永远跟随着我。
当问及是否满意自己现在取得的成就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我现在还不能说取得什么成就,只希望在以后的表演中让自己慢慢进步和成长,努力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关爱农民工子女
【心怀感恩 关注公益】
肖剑青从小生活在农村,生活特别苦,得知农村孩子生活不易,于是常常关注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传播大爱。他曾给山区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并且带孩子们做游戏,让留守孩子在接受精神洗礼和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肖剑青给记者讲述了他最难忘的一次公益经历,是在一次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公益活动中,他受邀去给农民工子女教授魔术。“记得那次课程是下午四点开始,由于孩子们的特殊性,他们不能接受太复杂的魔术,也无法玩纸牌类的魔术,所以准备道具比较困难,我整整准备了一上午。到学校,教孩子们了几个简单的小魔术,他们非常的专注,对魔术异常的渴望,教完魔术我要离开时,孩子们都不舍得,甚至抱着腰不让走,有的还哭了。”
由于经常参与公益活动,给孩子们表演魔术,大家都称他“魔术哥”,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多的被众人所知,他认为这也是对他付出的一种肯定。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但是却用实际行动关爱到了孩子们,这种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公益的队伍,共同关爱弱势群体,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大爱传递下去,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