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编织培训现场
如今,一座座“金东—丹巴巾帼共兴工坊服务站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丹巴各族群众搭建了家门口的就业平台,绣娘们巧手翻飞,编织着五彩斑斓的梦想,也编织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一根红绳”中国结来料加工项目,已成为丹巴妇女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截至今年10月底,丹巴来料加工技能提升新匠人培训班,培训藏家巧娘4000余人次,培养共兴创业导师5名、“土教授”50名,中国结编织技师2000余名,累计引进完成来料加工订单40余万个,实现总产值400余万元,2024年1-10月总计完成订单35万个,同期增长90%。在丹巴,已建成1个金丹共兴服务中心(巾帼直播基地)、8个来料加工服务站点,推动来料加工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直播+”撬动产业转型发展,销售手工产品5万余件,销售中国结、农特产品60余万元。
丹巴县金丹共兴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希翔表示,“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致力于通过‘一部手机+一根红绳’指尖项目培训孵化基地,对当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三年来,我已手把手教授了300多位学员,希望以后也能继续传授我的技艺,使这种编织技艺得以传承。”
直播带货现场
直播电商的兴起,为丹巴的产品插上了翅膀,飞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丹巴县巴旺乡德洛村村民三朗仁青表示,“通过参加浙江义乌工商职业学院和丹巴县妇联联合举办的‘藏家巧娘直播+来料加工转型升级’培训班,我学会了中国结的编织手法和简单的直播技能。现在,我会利用闲暇时间编织中国结并通过直播销售,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成为传授编织技艺的‘老师’,徒弟都有50多个了!非常感谢‘一部手机+一根红绳’指尖项目带来的机会,让我和姐妹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手艺做出了贡献。”
此外,金东区还创新性地开展了“经纪人+合作社+援建车间+农户”的造血新模式。通过经纪人联系市场,合作社组织生产,援建车间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农户则负责具体生产,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完整闭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更实现了他们收入的显著提升。
正在编织中国结的丹巴妇女
半扇门镇碉坪村农户毕代俊对创新模式赞不绝口,他表示:“这个‘经纪人+合作社+援建车间+农户’的模式真是太好了!以前,我们总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现在有了经纪人和合作社的帮助,我们不再为销路发愁。援建车间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帮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这样一来,我们农户只需要专心生产,其他的事情都有人帮我们搞定。这种创新的帮扶模式,真正让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丹巴“美人脆”走进金东区各大超市
苹果丰收的季节里,金东区与丹巴县的援建合作更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浙江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拓展部经理吕亚方说:“2024年,我们公司在丹巴收购了优质的‘美人脆’苹果15万余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反馈的效果极其出色。金东区与丹巴县的援建合作,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作为参与其中的公司,我深感荣幸,这不仅是对丹巴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持,更是促进了两地经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举措,相信在持续的努力与合作下,丹巴的特色产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群众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对口帮扶情意长,共绘绚丽发展图。随着帮扶工作的持续深化,丹巴县的群众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增强。下一步,金东区还将加大在产业发展、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和方法,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