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范真表示,虽然高度近视眼一样可以通过戴眼镜、近视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其存在更高的眼底并发症风险却不会改变。高度近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会经过三个阶段。了解近视的本质,积极防控,是避免高度近视的有效办法。
01假性近视阶段
在近距离用眼时,眼睛为了看清近物,使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变凸,从而达到类似照相机那样调焦的功能。然而,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看远时反而不能放松,引起看远看近调节失衡。睫状肌的调节就如“弹簧”一般,如果用眼过度使睫状肌这个“弹簧”绷得太紧,使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持续收缩的状态,“弹簧”的弹性就会变差,看远时也无法放松,从而导致视物模糊,这时就会表现出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因睫状肌调节紧张引起的,又称为调节性近视。可以通过睫状肌麻痹剂类的药物或用眼行为的改变,缓解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使睫状肌得到充分的放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视力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02真性近视阶段
在假性近视阶段,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继续长期近距离过度用眼,眼部疲劳不能得到及时缓解,,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后引起调节滞后,即物象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后,造成远视性离焦。视网膜为了清晰成像就会朝着物象聚焦的位置生长,进而刺激巩膜不断发育,引起眼轴增长,假性近视就会演变为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在学术上又称为轴性近视,真性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通常比正常人眼轴要长。真性近视一旦形成,是无法恢复正常视力的。研究表明,近视眼患者中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加200-250度。通常300度以下的近视为低度近视,300至600度的称为中度近视,而600度以上者被称为高度近视。
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眼球的发育,眼轴也会逐渐增长。近视度数通常会随身体的发育,平均以每年50~150度的速度增长,直至成年趋于稳定。如果平时不注意用眼,有的孩子甚至会以每年200多度的速度增长!若不加以干预,很快就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03高度近视阶段
600度以上的近视为高度近视,其眼底多合并病理性改变,包括巩膜变薄、脉络膜萎缩变薄及眼轴的持续增长,因此又称为病理性近视。
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眼轴的延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眼睛的“生长”,眼球壁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被撑得越来越薄,从而诱发各种眼底并发症,比如黄斑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完全失明。
眼科界研究统计的结果显示,一旦发展至高度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青光眼发生几率比普通人群高14倍、白内障几率将增加3倍、如果度数大于800度,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将比普通人群高8倍!
如何预防发展为高度近视?
孩子近视发生越早,加深速度越快,加深时间越长,变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孩子每年近视加深超过100度,就意味着只要5、6年就会发展成高度近视。
近视防控,刻不容缓。防控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大于治疗,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在孩子3-18岁时及时干预防控近视,让没有近视的孩子不要发生近视,已经近视的孩子控制在低度范围。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范真介绍,青少年儿童近视,已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推出了综合近视防控技术,致力于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从“近视预防”到“近视控制”的一站式近视管理方案。
01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儿童3岁开始就能配合大部分眼科检查,可以开始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持续跟踪孩子们的眼球和身体发育状况,及时发现相关指标是否异常,以及预测近视发展趋势,并发出预警。然后采用相应的行为干预预防近视的发生,或者用光学物理方法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避免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02行为干预
良好的用眼习惯是近视防控的首要前提。爱尔眼科通过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云夹,精准监测影响孩子近视的五大因素:近距离用眼时长、阅读距离、阅读角度、阅读环境光强与户外活动时间,并形成报告,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监督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03光学矫正
如果发现孩子近视而不进行矫正,孩子看东西费劲,大脑会通过补偿机制(如:动眼调节、眯眼、歪头等)来改善模糊物像,让自己看得清楚些。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眼睛疲劳,还会加速近视发展。配戴合适度数且质量合格的眼镜对于提高近视孩子的远视力,恢复双眼的正常视功能,防止斜视、弱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学矫正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大类。框架眼镜除了普通镜片,还有周边离焦镜片;角膜接触镜包括角膜塑形镜、离焦RGP和多焦点软镜等。
周边离焦镜片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在矫正中央屈光不正的同时,利用周边相对正光度,矫正近视眼的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以及避免由戴普通镜片导致的周边视网膜进一步远视性离焦现象,从而抑制由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所诱导的眼轴增长和近视进展。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内表面经过多弧段特殊设计的高透氧镜片,通过配戴一定的时间,使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形成液压的物理原理,重塑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使角膜中央变平坦,旁周边变陡峭。由于这种特殊的形态改变,它不仅可以保证中央的视网膜成像,还可以使周边的物象同样成像于视网膜上,甚至是落于视网膜的偏前方,从而起到控制减缓眼轴增长的作用。近视患者在晚上睡觉时配戴,早上起床后摘掉,在白天即可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是一种医学行为,需要专业的医生依据儿童青少年角膜形状、近视发病年龄、近视程度、瞳孔大小、眼轴进展速度、眼表情况等眼部和身体发育特点来进行个性化设计、量身定制,因此,一定要到正规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
离焦RGP,可以把这种镜片理解为白天配戴的角膜塑形镜,它通过形成和角膜塑形镜类似的牛眼环来延缓近视加深速度。但离焦RGP的应用范围更广,它适合近视度数在2000度以内的人群,适用于年龄小又是高度近视,无法戴角膜塑形镜但又想要控制近视增长的青少年儿童。相较于框架眼镜,离焦RGP能提供更清晰真实的视觉质量,同时它的个性化设计又可以改变周边远视离焦状态,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作用。
多焦点软镜是一种顶点屈光度逐渐变化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在视网膜周边部形成近视离焦,也能达到减缓近视发展的目的。
04视功能训练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视功能发育期,如果眼睛调节功能过高,容易引起假性近视或真性近视的加深;如果调节功能过低,看近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形成远视性离焦,也容易促进近视加深。即使调节功能正常,但是如果孩子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不好,尤其是对于间歇性外斜视、外隐斜的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促进近视加深。对于这些孩子可以通过系统的视功能训练来完善双眼视觉功能,以利于近视的控制。
05药物方法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出,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是“科学诊疗与矫正近视”中的三种有效措施之一,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临床研究验证。但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有对应的用药指征和禁忌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需要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之后,方能决定是否可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不可盲目自行购买并使用该药物。
06后巩膜加固术
这种手术主要用于近视度数过高、眼轴过长的高度近视人群。进展性近视伴随眼轴长度的不断增长而加深。眼轴长度过长的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黄斑出血、黄斑裂孔、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病。因此,控制眼轴增长是防止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重点。后巩膜加固术是应用异体或自体的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加固眼球后极部巩膜薄弱的部分,来限制后巩膜扩张的手术。后巩膜加固术可减缓眼轴异常延伸,促进巩膜新生血管网形成,改善眼底血液循环,促进视细胞新陈代谢并提高其功能。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范真表示,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方法效果不佳时,就需要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防控效果。近视不能根治,但专业的检查是前提、科学的预防是关键,综合方案减缓进展速度是重点。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推出的综合防控手段,形成了“全链条”近视防控技术,可以根据孩子的屈光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运用一种或多种技术手段,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站式”近视管理服务,守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