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是儿童戏剧领域最有影响的全国性艺术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是我国展现儿童戏剧优秀成果和推出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点亮童心·塑造未来”为主题,从全国范围内申报的93部剧目中遴选了34部优秀剧目参演,涵盖了27个省(区、市)和中直院团。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下中国儿童剧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各地一流佳作同台献艺、亮点纷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时代精神、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新版红色儿童剧《大豆谣》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兰州市委、市政府支持,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创作,兰州大剧院演出,音乐和合唱部分由兰州交响乐团、兰州星光童声合唱团、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录制。该剧改编自革命烈士罗云鹏之女、“活着的小萝卜头”罗力立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同名回忆录,是一部以真实发生在兰州的红色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儿童剧。该剧作为甘肃当代儿童剧创作的代表性剧目,先后荣获了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第十届深圳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以及“戏剧中国”线上展演优秀剧目、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优秀剧目奖”。
演出当晚,南充大木偶剧院座无虚席。据组委会统计,演出当晚上座率超过100%,还有部分观众站在过道上观看完演出。一个个精彩动人的表演,看得现场观众纷纷叫好、掌声不断。新版红色儿童剧《大豆谣》开演后,现场开始安静下来,孩子们的思绪跨越时空被带入到了这个久远的故事里。王洛宾的率性不羁、罗云鹏的顽强不屈、罗力立的天真乐观,都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这部红色经典作品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真切感受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不屈,将红色精神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底,让红色基因在悄然无息中得到了传承。
“当下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后人,要看着这种剧目成长,我们中国才有希望。”看完演出,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唐国良的眼中满是激动的光芒:“演员的表演让人心动,台词功底十分深厚,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大豆象征着希望和向往,这种设计很特别也很抓人。还有剧中回忆交替现实的方式,就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温,对先烈的一种怀念,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情愫被融入音乐和情节中,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年,我也看了很多红色题材的儿童剧,像《大豆谣》这样感人的真不多见。”他感慨地说:“当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动漫作品其实都远远不如这么一部经典儿童剧,很有教育意义,中国的青少年都应该看这样的作品。演出团队的专业精神令人动容,演出现场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十分投入,绝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剧目。”唐国良由衷地表示:“这几年,像这样优秀的儿童艺术剧目其实不多,好多创作都是快餐文化,像这样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十分难得。这部作品对当代青少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这独特的题材已经完全可以比肩中国儿童剧一流作品。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孩子看得太少了,一定要多排这样的剧目。”
6岁杨千琬是南充市五星中学一年级学生,当灯光亮起时,她的脸上还挂着亮闪闪的泪花,当说到自己的感受时,她也是又一次哭得泣不成声:“看了大豆谣让我特别感动,小罗力立和爸爸妈妈都关在那么可怕的监狱里,爸爸甚至都没有活着走出监狱,永远也吃不到现在的好吃的,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想哭。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后也要成为罗力立那样坚强、勇敢、乐观的女孩。”
“这部剧我非常喜欢,受益匪浅。”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大木偶剧院实习演员戴思杰也专程前来观看了《大豆谣》的演出,他告诉记者:“这个感人的故事不仅演活了罗力立、罗云鹏等红色人物,还让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一首动人的歌。演员们的话剧功底、舞美设计都很专业,值得我好好学习。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不仅观赏性很强,对小朋友们也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新版儿童剧《大豆谣》编剧、导演赵以说:“《大豆谣》首次登上国家级演出舞台,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这部作品本身,此次亮相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个故事不仅仅属于甘肃,而应该像大豆一样播种到更多的土壤,让更多人听到这首歌和背后的感人故事。人们不能淡忘那个红色时代,这部作品就像红色文化的‘火苗’,会‘点燃’心中的热血,让人们更加正确地看待曾经的苦难岁月,通过艺术的力量感受到当下的幸福,坚定为美好生活奋斗、贡献的信念。”
《大豆谣》编剧及策划、兰州市文研中心主任、国家二级编剧铁燕告诉记者:“《大豆谣》是唯一一部来自甘肃的作品,我们还专门带来了剧中原型罗力立老人撰写的回忆录《大豆谣》一书,在演出现场赠送给了观众,让南充的青少年朋友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80多年前发生在甘肃兰州真实的红色历史故事。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新版儿童剧《大豆谣》的全国巡演,力求让小力立的故事在全国青少年中得到传唱,让更多的孩子去感受故事中的爱与希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文/李超 高玲 吉宇 图/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