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回30年前。1992年,顺应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流,承载金融报国的使命担当,中国光大银行应运而生。
1992年2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光大银行,并指出:中国光大银行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方针政策,筹集融通国内外资金,主要办理机电、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大型设备信贷、飞机租赁等业务,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同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光大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8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
“我们不是单纯为了赚钱的商业机构,是肩负国家使命的。对于我们来说,要为国家、为改善民生服务。”光大银行首任董事长邱晴回忆光大银行设立的初衷时这样说道。
带着国家使命,迎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春风,30年来,光大银行守正创新、奋勇前进。
日前,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光大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江在2022年全行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光大银行作为金融央企,要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报国情怀,扛起服务“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的使命责任,为社会管理财富,为民生做好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光大银行与比亚迪“握手”合作20年,通过“汽车全程通”业务为700余家比亚迪经销商开立银票超过1000亿元,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保驾护航。图为比亚迪汽车生产车间。
服务“国之所需”:积极助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早在2002年初,光大银行在财政部组织的招标中分别获得中央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代理银行资格;2005年4月,该行又取得了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代理银行资格,成为首家拥有代理中央财政全部三项业务资格的代理银行。
20年来,光大银行秉承初心,始终服务“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经过不断地积淀与锤炼,建立“全资金覆盖、全流程控制、全账户监管”的管理框架,形成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突出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的高度认可,并在财政部组织的年度综合考评中始终名列前茅,近五年连续取得中央财政代理银行考评“三项全优”佳绩。
据了解,光大银行以其独具特色的业务系统和先进的电子化水平为代理财政业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保证财政资金及时、准确、安全、高效地收缴与汇划。
践行央企担当,配合财政部扎实做好国库改革工作,是光大银行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无论是总行部门、各分行,还是每一位光大员工,都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做到“小家为大家,大家为国家”。
“互联网+政务”是各级政府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2018年,“光大云缴费”成为首家获得财政部批准跨行线上代收非税收入的商业银行平台,目前已向50余家中央非税执收单位提供线上代收服务,地方财政非税代收服务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全国个人社保代收服务覆盖27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全国城乡居民与灵活就业人员线上社保缴纳超2亿人次,为异地就业、偏远地区人员解决了往返奔波的不便,切实服务“新市民”,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建立“分层分级分群”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助力稳经济、稳增长的能力本领
为应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新挑战,5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光大银行闻令而动,连续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国务院系列会议精神,同时结合自身经营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落实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22条具体举措,包括将信贷稳定增长、同比多增作为全年经营的重中之重等。
6月以来,光大银行启动“稳经济、进万企”系列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六方面22条”举措落地见效,从“分层分级”“服务方案”“创新产品”“政策支持”“帮扶纾困”五个方面为实体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积极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特别是,光大银行提出要全面推进“分层分级分群”的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出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分层分级分群”服务模式,带动B端、G端、C端联动发展,建立“企业—政府—消费客户”彼此相连的跨界生态,共建共享大客群。在B端以产业链金融为抓手打通央企国企民企上下游业务;在G端,强化与政府、部队、医疗、教育、科研、文化等单位的信息交互、业务交融;在C端以消费场景为切入口,以代发业务为重点,链接贯通零售金融业务。
以“分层”为例,在对公客户中,大客户更需要综合金融服务,小客户则需要“短平快”的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诉求,只有通过客户分层、服务分层,才能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光大银行构建了“基础、战略、机构、投行、交银、普惠、境外”七大客群体系,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应在组织架构上,聚焦管理能力提升,职能补位、职能顺位、职能归位,成立了机构客户部、战略客户二级部,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率先在总分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形成客群与专业化职能部门紧密对应、业务服务和产品研发统筹推动的格局。
在“分层分级分群”服务模式下,光大银行公司金融板块业绩提升明显。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对公客户总量92.7万户,较2017年末实现客户规模翻倍;制造业贷款保持稳定增长,较年初增长16%;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六大战略区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1200亿元;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清洁能源贷款增长超44%;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长19%;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215亿元,提前完成全年预算目标;通过信用债、地方债、资产证券化工具向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1500亿元,助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缓解企业债务压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光大银行通过制定专项方案、开辟“绿色通道”、推出“红星计划”、给予利率优惠等举措,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已为4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授信余额超100亿元。图为光大银行赋能合作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聚焦FPA关键指标:以“投商行一体化”竞争新优势为服务实体经济作出新贡献
随着业务的不断丰富发展,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全方位。除传统信贷外,债券融资、非贷非债类业务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公司金融客户投融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保值增值”需求。这是商业银行突破金融脱媒束缚、推进轻资本经营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FPA(对公客户融资总量)已成为光大银行衡量财富管理银行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聚焦FPA产品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业务结构,该行公司金融确定了将传统信贷、债券融资、非贷非债类业务比重调整至各占1/3的目标,并将扩大FPA总量规模作为发展方向,强化体系建设,深化管理提升,优化服务能力。
“FPA包括传统信贷、债券融资、非贷非债。信贷是服务实体经济,债券融资、非贷非债类业务也是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加快推进‘商行+投行+资管+交易’战略转型,逐步构建公司金融‘投商行一体化’的竞争新优势,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表示。
2022年上半年,光大银行FPA增长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FPA规模达4.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000亿元。其中,基础性贷款投放流量规模7935亿元;债券承销流量规模2523亿元;非贷非债流量规模2176亿元。
“财富管理转型是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财富管理转型的基础在于客户。光大银行要加快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提升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从单纯的资产负债经营者,转变为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撮合者,帮助客户优化资产负债、实现价值创造。”王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