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名,实践先行
文/张诗滟 图/胡鸿庚
2024年7月10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巴’方荟萃,数智赋能”青春助农实践团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开展了非遗秤的宣传视频拍摄任务和推普街访活动。实践团成员分别进行了非遗秤素材的拍摄与推普相关工作。访非遗秤,握“定盘星”
10日下午,一部分实践团成员来到丰盛镇十字街44号“称心如意”店进行非遗手工秤的拍摄和访问手工秤传承人王爷爷。门前的王氏家训“一丝不苟制秤,公公正正做人。”映入眼帘。“王爷爷,下午好。我们想了解下非遗秤。”实践团成员以简单的问候开启了和王爷爷的交流。“你们好,可以啊!”爷爷慈祥的回应着我们,“这个秤呀,你们看,这里有克数秤和两数秤……克数秤是铜制作的,一般用于称药品,最多是250克。”随后,爷爷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打磨秤杆,通过用砂纸慢慢的二次打磨秤杆,使其表面光滑,做到公公正正。在和爷爷的闲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爷爷从1966年开始制作秤,现已经58年之久。
(王爷爷打磨秤杆)
讲普通话,寻乡音情
另一部分实践团在丰盛古镇上进行普通话街访。实践团成员拿起相机,了解居民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及认知。“婆婆,您平日里会使用普通话吗?”“婆婆,您可以和我念一下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实践团成员以经典绕口令拉开普通话推广帷幕。实践团成员通过街边访谈结合趣味游戏对当地普通话推广和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经过一下午的街边访谈,实践团成员共收集到十五份,为后续的推普活动设计奠定数据基础。
(实践团成员街访居民)
如同杆秤精准衡量重量,普通话推广应走进市井,走近乡村,针对性地开展推普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
(实践团成员于古镇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