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书为心画至善大美_甘肃零距离网
甘肃零距离网 | 甘肃综合城市门户 !

华生:书为心画至善大美


华生.jpg

华生

云南著名书法家华生,探索书道历来坚持“德艺双修”。他以自身之文化修养朗润笔墨,以厚德载物之胸怀情操觉悟书道,其身正,其气清,其字美。中国道家文化有“大美无言,止于至善”之境界,华生先以德修身再以文修书,他将中国文人心性之真、善、美融入字里行间,书为心画至善大美。

学贵有恒 天道酬勤

周厚金艺名华生,是享誉昆滇的著名书法家。他1957年生于湖南祁东山乡,三岁时来滇,六、七岁开始握管习书,自幼酷爱书法而发奋学练。学贵有恒天道酬勤,这是华生书法能登达高境的重要基础。

小时候,父亲的管教和影响,让华生书法开蒙甚早。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数,华生打最初拿起毛笔的那一刻就爱不释手了。很多孩子握管习书只是为了写好字,然而华生却志向高远、用功勤苦,他要追求的是书法艺术。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天道酬勤。华生穷数十年心血砥砺书道,下过磨穿砚底、坐破寒毡的苦功,既能勤学苦练又能多思善悟,这使得其书法不断精进乃至后来造诣颇丰。人生无坦途,艺路多坎坷,唯坚忍不拔者可成功。青少年时习练书法之勤苦自不必说,现在华生已是著名书法家,然而他每天还要坚持五、六个小时的临帖功课,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勤奋向学,令其书艺不断登攀高峰。

植根传统 厚积薄发

书法是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套系统完备的书写方法,需要后来之人尊崇并效法。华生是位非常重视传统的书法家,他不赞成反对传统以及脱离传统标新立异的书学观,主张植根传统厚积薄发。

即使书法造诣颇丰,华生仍然坚持做临摹功课,每天至少临帖五、六个小时。遵循传统学习中国书法,其自古以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临摹,这是师古人师前贤的文化传承必经之正途。华生临帖用功甚勤苦,临习的过程是“碑”、“帖”交互进行,他以谦恭之心学鉴诸家诸派,得中华传统书法“碑”、“贴”二学之真髓。

华生常说:“功到自然成”。在当今书坛,“继承传统”和“破旧立新”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很多书家困顿于“守”、“立”之间。在此方面华生历来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他认为只有站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不断顺势登攀书艺新高。书法从古至今未闻不学古而成大器者,所谓“书法有法”本质上就是一个循传统之门学古来之法的过程,植根传统而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在书法艺术上,华生博学真、草、隶、篆诸书体,其行书、行草书、行楷书、榜书尤为突出。从大气磅礴的榜书到娟秀飘逸的行草小字,华生的书法传统气息浓郁而艺术特色鲜明,作品中总能见传统之美。

德艺双修 书以人贵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是书家抒写心灵的艺术;书以人贵,中国书法历来讲究人之品行修养和书之格调境界的关系。华生坚持践行“德艺双修”的书学观,他主张先以德修身再以文修书,无论为人为书都要怀厚德载物之心胸。

中国书法讲究气韵为美,然而书法之气韵和书家之心性密切相通,怀瑾握瑜之君子所书多有超逸之格,字里行间气韵芳若芝兰。清朝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十分推崇书法气韵之美,并且将人品与书品之关系提到休戚相关的高度。正如其所言:“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载认为,“书为心画”意指书法的气韵和书家的心性相连,德行修养浅薄之人难书“天清气朗”之作。

著名青年书法家叶城铭对华生的书法评价很高。叶城铭说:“人品决定字品,气质决定字格,华生在书法界以慷慨仗义闻名,其人品其字品都甚高”。在叶城铭看来,书为心画,华生因德艺双修而书以人贵,其书法真正可谓“字如其人”。

华生是昆明春城书画院的院长,也是历年“云南十人书画作品展”的领导者之一。“云南十人书画作品展”之所以连年举办且形成本土文化品牌,其中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华生坚持“德艺俱佳”的择人标准,品德优良、才艺出众的书画家才能参展,从中可见华生于己于人都非常重视“德艺双修”。

摘要:

华生云南著名书法家华生,探索书道历来坚持“德艺双修”。他以自身之文化修养朗润笔墨,以厚德载物之胸怀情操觉悟书道,其身正,其气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