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地址:兰州市安宁西路348号
邮 编:730070 电话:0931-7670878,7676717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
早上9:00-12:00 下午13:00—17:00
一、博物馆名称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 Lanzhou Earthquake Museum
二、博物馆介绍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地震专业博物馆, 1989年正式向社会开放。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博物馆已具有一定规模,在传播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震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防山洞内,特有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特的展馆风格。博物馆展览面积2000余平方米,馆藏内容丰富,实物资料珍贵,内设地震知识壁画分馆、甘肃地震分馆、国外地震分馆、文物史料分馆、“5.12”汶川地震分馆、勇闯无人区、地震仪器分馆、抗震设防分馆。博物馆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将地震预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宣传、研究、观测地震的综合性场所。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数近40余万人次,受到国内外各界观众的广泛认可。博物馆在积极发挥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为社会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加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曾被中国地震局命名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命名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甘肃省政府、省科协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人防办命名为“甘肃防空防灾教育基地”、兰州市政府命名为“兰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获得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优秀集体” 并记“集体一等功”等荣誉称号。
三、精选推荐
地震知识壁画分馆
整个壁画长达104米,由1000多个人物,80多个故事组成,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从古到今有关地震成因、地震前兆、地震观测、地震预报、防震抗震及识别地震谣言等方面的一些基本内容,目的是对广大群众在认识和防御地震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
“5.12”汶川地震分馆
“5.12”汶川地震分馆是我馆一大精品展馆,包括地震灾情、震源机理及抗震救灾三个部分,展出珍贵实物近二十件,并自主研发龙门山断裂带自动演示仪,震源机理沙盘,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汶川地震自发生到灾后救援的全过程。
地震引出的货币
1920年海原地震后,天水受灾严重,政府以工代赈但钱荒严重,驻防天水的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开炉仿造四川铜币,以代使用。因其质量粗糙,被群众称为沙板,几年后又购机器开始机制铜元,为西北最先。
碳化断层泥
这是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的断层混合物。这里陈列的黑色地震断层混合物,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断层高速错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把从地底喷发出来的混合物直接碳化而成,其能量可想而知,这在国内外也属罕见。
固化砂柱
在特定地质构造条件下,一次中强地震,往往会发生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现象。该砂柱据取样推测,是在近一万年以前一次6.5级地震时所形成的,后因受硫酸盐充填使细粉砂粘接而保存下来。
我国第一代地震烈度规划图 (原稿)
此图是在解放初,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前苏联专家共同研究绘制的。当时总共手绘两份,一份被前苏联专家带走,这里展放的全国仅存的一份。
责任编辑: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