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沟寺位于永靖黄河三峡太极湖西南岸,距县城约15公里。
寺院建在黄河岸畔临沟的山岗上,故名岗沟寺。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创建上、下两院于沟脑,藏语称"投吉乾宝",汉意为南海观世音。岗沟寺所处的峡谷口,一泓晶碧透明的太极湖面,波平如镜,构造了一幅山奇水秀,神秘而美妙的自然画卷,令人心驰神往。穿行谷中,曲折多弯,绿草如茵,山花点点,组成大大小小自然草坪无数,各种奇花异草,馨香飘逸,清新宜人。步至寺院坐落处,地极深邃,清凉幽静。周围山势雄奇,重峦叠嶂,石峰如林,奇丽异常;山崖之上林木茂密,野藤悬垂。寺院修建在一个天然形成的石腊牌大石窟下,南北长约80米,径深有40米,高达20多米,竟能容上千人遮风挡雨,可谓一处避暑乘凉的天然幽居。 (摄影: dv浪子)
据寺院主持介绍,岗沟寺原建有两院:上院是菩萨大殿、大佛殿、五华楼阁共30间,佛38身。菩萨大殿飞壁雕有一尊白玉菩萨角像,身高4丈,芙蓉花面,漫座祥云;两侧山壁凿有"香烟轻锁甁中柳,灯影红浮座上莲"的对联,横披为"南海一枝春";佛脚凿有"药水泉",水清井满,常年清澈见底。下院是大经堂、睡佛殿、百子宫等楼阁34间,雕像150身,大经堂正壁前有一尊如来坐佛,高约两丈,双目正视,容颜慈祥。还有睡佛殿一尊释迦睡佛身长三丈,体大丰满,侧身酣卧于莲台上。上、下院共建房64间,通为楼阁,木石结构,雕梁画栋,廊檐依次镶嵌着精雕细刻的牧童吹箫、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秋菊春桃、苍松翠竹等各式镂空刻板,古色古香,精美绝伦。两院面对西山,西山脚下有一座人凿石窟,南北约3丈,纵深约4丈,四壁雕有神像,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岗沟寺历史久远,先后设有"哲学院"(讲经院)、"咪咪院"(考经院),清乾隆时期,僧侣多达500余众,尤其那150尊佛像有玉雕、石雕、泥塑,神气活现,情态毕肖,是我国古代优秀工匠高超技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之一,它和黄河三峡内的炳灵寺石窟、罗家洞等景点有许多相类似之处,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身处深山幽静,游览着很少步至。相传,明英宗天顺八年(1465年)一天,突然山石崩裂,崩裂处有一尊2尺多高的白玉菩萨闪闪发光。有人将其拿到家里供奉,白天请去,晚上仍到石窟内,连续这样三次,地有灵气,观音显灵。于是四方百姓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能工巧匠献技献艺,壁山凿石,雕塑泥画,便在这里修起了流芳百世的岗沟寺。悠悠岁月,五百余载,虽有战火焚烧,但附近居士布施修缮,基本保存着原来的面貌,香客络绎不绝。笔者到时,有很多人围在药水泉傍排队等候饮用泉水,于是便上前舀喝一勺,冰凉透心,凉爽之感油然而生。现如今,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三日,寺辖五大居士,轮换主持龙华善会,请来和尚诵经,附近善男信女前来焚香,顶礼膜拜,游客多达万余人。还有许多花儿歌手,在离寺院不远的一处幽静处放开喉咙竞相对唱,真是歌声如潮,山花似海,热闹非凡,成为黄河三峡一处独具魅力的旅游休闲佳地。
在太极湖南岸,永靖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地方,山石悬垂,犬牙嶙峋,若柱似竹,似马类牛,奇异古怪,不可名状的山谷里,有一座古代禅院,即岗沟寺。岗沟寺因初建在临沟的山岗上而得名。又名乾沟寺,是藏语"投吉乾宝"之音译(即:南海观世音)。
岗沟寺所处的峡谷,溪流淙淙,绿草如茵,林木茂密,山花点点,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一处避暑乘凉的好去处。
岗沟寺,建于明代成化八年以前,曾设有"哲学院"(讲经院),"嘛米院"(考经院)。两院建有大佛殿、大经堂、菩萨大殿、五华楼、百子宫。大佛殿释迦睡佛身长三丈, 体大丰满,侧身酣卧于莲台之上。身后石壁写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十颗苍黑大字。大经堂正壁前塑有一尊如来坐佛,高约两丈,双目正视,容颜慈祥,盘膝静坐于莲台中央。在右侧壁:"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的对联和"笑客可掬"的鎏金横额,十分引人注目。
岗沟寺,建于明代成化八年以前,曾设有"哲学院"(讲经院),"嘛米院"(考经院)。两院建有大佛殿、大经堂、菩萨大殿、五华楼、百子宫。大佛殿释迦睡佛身长三丈, 体大丰满,侧身酣卧于莲台之上。身后石壁写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十颗苍黑大字。大经堂正壁前塑有一尊如来坐佛,高约两丈,双目正视,容颜慈祥,盘膝静坐于莲台中央。在右侧壁:"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的对联和"笑客可掬"的鎏金横额,十分引人注目。
菩萨大殿正壁雕有一尊白玉菩萨像,身高四尺,芙蓉花面, 漫座祥云。两侧山壁凿有"香烟轻锁瓶中柳,灯影红浮座上莲"的对联,额为"南海一枝香"。佛脚下凿有:"药水泉",水清井满,常年不溢,波光透底。
据传,禅寺最初建在院南山岗(现有古坊经堂遗址)。不几年,因僧侣增多,饮水不便,却在寺滩东壁之下找到一口泉眼,泉底空阔旷迈,源流充涌,清澈透亮,直视无碍。
一天晚上,秋高月朗,星光灿烂,两名小僧来寺滩挑水,欲俯身泉沿,突见一披发女郎踞于泉底石,白皙温柔,容容自得,若无其事,俨然是在洗腻舒仙。二小僧当即毛骨森竖,两股颤颤,惶惶返回山岗,报知众僧,禀明情由。次日天未曙色,数位老僧执灯来观,果然见一玉石佛女,仰卧于水底盘石。老僧们忙将袈裟衣带系于瓢竿,握柄捞取于泉边。以指弹其身,渐然有声,余音徐歇。察其肤,温润净洁,丰腴细柔;观其发,纹丝不乱,纤细匀致,得之喜不自胜。
此后,众僧认为:地有灵气,观者显灵。于是积极倡议, 四方布施化缘。五乡居士民众,踊跃推举能工巧匠,献技献艺,举国朝野大力资助,予以支持。便在泉眼周围劈山凿石,建起了菩萨大殿,又因泉水含有甜味,饭食饮茶,清凉爽口,舒肠健胃,并能泌心润肝,清智明神,以此得名"药水泉"。
禅寺两院面对西山,于清乾隆年间,西山石麓凿建一座石坊经堂,南北约三丈,纵深约四丈,四壁神像如林,有塑有雕,文职武将,情态别致,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上下院共建房三十四间,部分为楼阁,木石结构,雕梁画栋。廊檐依次镶嵌着精雕细刻的牧童吹箫,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纸墨笔砚,秋菊春桃,苍松翠竹等各式画槽刻版,古色古香,精美绝伦。
岗沟寺共有玉雕、泥塑、金钢铸造的神像150余尊,清乾隆时期,一度僧侣多达500余众,诵经念佛,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四月初一.二日,寺辖五大居士,轮换主持龙华善会,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烧香参拜,诚许愿心。游客成群结队,踏青浪山。还有许多花儿歌手,放开喉咙竟相对唱。真是歌如潮,花似海,热闹非凡。更胜者,每当桃李争艳,柳杏红绿的暮春三月,甘南藏胞携儿带女,成群结队,长途跋涉,不远千里而来,虔拜佛祖,讨取吉祥。
(责任编辑:李晓晓)